高龄宝妈考生一次通过CATTI口笔译体会

微信关注:田间小站

2005年,CATTI和教育部的一个翻译考试都刚刚起步,我花了一个月的生活费考了教育部的二级笔译证书,当时还是七十分过线。到了今天这个考试竟然好像已经不存在了,证书是不是也作废了。看到公司里新应聘的孩子都有CATTI二口、二笔的,我决定让他们知道师姐的厉害,一次过!

个人基本情况

2017年11月考的,二笔71,60;二口63,64。

2002年本科英语语言文学(大三开始分口笔译方向,填报口译,如愿。成绩如果特别差的可能进不了口译方向,但我本科成绩普通,中上等。)+2006年研究生(有交传同传课,具体哪个不多说,与主题无关,喷子远离)

专四、专八都有证书,专四03年过的,优秀。专八05年过的,好像78分。

工作九年,企业外事管理岗,工作内容笔译少,主要是对外的信函翻译以及来信的回复。有时候有时间,觉得心虚就练一会儿,出国或者接待来访一下子十天半个月的忙,根本没有心思练习。

主要利用的时间:

下班后半小时,午休时间或者晚饭后在家不用带孩子的时候的一点时间。

为何报考

1.评职称可以加200块(收入的百分之x,自行脑补),对于升职无任何加分。

2.被90后逼的,人家有,我没有,没面子。

一点经验

下决心一次通过后,没有看真题,先去微博里看了看大家对考试的评价。“二笔”的“58.59魔咒”,或者“二口”58.59的人也不多。我基本决定侧重通过率相对高的二笔复习。另外,复习笔译比较适合我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的碎片时间。只要一个人默默看和写就行。百分之九十五的碎片时间都用来复习笔译。

材料和方法固然重要,但我觉得我之所以一次达成,思路也十分重要。

1.注意基本功(小词、简单词要会用)。

很多经验贴都介绍背诵GRE词汇,专四、专八真题。都没有错。可是我白天上班,晚上下班要带孩子,没有时间刷任何题,真题都是上了考场第一次见。由于二笔是扣分制,微博@翻译老顽童 杨老师那里看到的,有错就扣分。所以,理论上存在四篇全翻译完还不如一个字不写交白卷的情况。我决定,如果不能妙笔生花,那么就尽量少出错。事实证明60分的实务,就是正确但不优美,无大过但也无功。

在微博上打印一两页大V的双语文章(挑选一下,最好英文原文是外刊的,译文帮助理解就行)。有空了就看一眼,我不会说的,人家是怎么说的,记下来。有时候真的是只看一眼...就被叫走了,如果能记下来,在路上心里拼命默默诵读几遍。外刊的精彩而巧妙的句子结构适合长时间积累和赏析,但对于我这个没时间还想一次通过的人来说,有点奢侈,暂时放一放。有时间的话还是要慢工出细活,不要想投机取巧走捷径。

由于工作原因,外交部外管司会定期下发一些国家领导人在重要场合的双语发言或者最新大政方针的英文官方译法(也有德法日俄等小语种版本)。我从17年5月份决定考到11月参加考试,一共就有时间看了两篇,发现语言并不难,大学六级词汇基本够用。人家的高明之处在于如何用简单的词汇来阐述复杂的事情。想想屏幕那头的你,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不是高精尖端科技,是不是中学生掌握的那些词汇完全够用,大不了加一些行业术语。英语并非母语,想信手拈来的应用,需要学习的何止是真题、模拟题和词汇表呢!

写到这里提醒各位亲爱的同学,千万别以为上学时候没来得及考的证可以工作后再考。你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的时候都没能完成的事情,想要在需要结婚生子、养家糊口时完成,只会难上加难。哪怕再苦再累,一定趁年轻、趁负担轻的时候尽可能完成。年纪大了以后你会感谢年轻时努力的自己。

笔译主要就是大V双语文章对比阅读+仿写+看字典。年纪大了记忆力不行,能记多少记多少呗。

口译可以说是裸考,也不是裸考。没有复习就去考,真题也没见过,模拟题也没见过。但是我之前上的本科+研究生的付出算不算有准备呢?我复习二笔时看的字典和仿写的句子,算不算积累,会不会有用呢?考试题目我一个都没猜中,内容也都没有沾边。有的专有名词也说得不准确,比如“孔子学院”。但是我觉得就是那些没押中题的练习,成全了最后的我。

考口译的时候,我每一个段落都是提示音响两秒内开口,并且无论心里多么紧张,语速都是平稳的,不停顿。甚至,最后监考老师让大家回听录上没有,我听了也感觉语速和语流没有拖后腿。哪怕真的说不下去了,也要合理的编一下。注意,合理很重要!我觉得,应该达到,如果听众没有真题,不会觉得你一派胡言。我考试的时候,把眼前屏幕直接当成听众,我就向他们介绍自己一分钟前刚获得的有关匹兹堡经济发展、孔子学院(二口2017年11月的两个内容)的相关知识。少数地方因为笔记问题,语序有调整,不要惊慌,意思传达出来了,不要在意形式,或者说没功夫在意了。当然,这一点要求在解读笔记的同时,嘴里说着,余光还要扫到笔记的前后查漏补缺,有点一心N用了,初学者不建议。还有,我之所以能做到上述,是因为中英文原文都听得清楚,头脑里大致自己该说些什么已经有框架了,词汇够用,不需要从脑子里找词儿。如果要临时找词儿,嘴肯定得停了。毕竟大脑特别专注搜索或者攒句子的时候,嘴和眼睛都不好用,肯定不是当时就停,就是说上句没下句了。

还有一个实战经验。我的笔记记得挺多,用纸也多,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考点给的草稿纸根本不够。幸好提前看网上考友经验分享,我就用铅笔做笔记,并且带了一个好用的橡皮擦。每个语段我翻译完基本都还有二分之一左右的空白时间,我就擦笔记。手头最少留两张单面空白纸,考试做笔记翻译负面影响挺大的。时间多就多擦一点,免得哪一段翻译完没时间,就直接记下一段了。

口译也有给自己练习,主要就是调整语速。除了上班带孩子,下班有时候办公室同事加班,我也练不了。练习时间太少,但是别忘了,我曾经在本科和研究生可是有海量练习的,虽然都是十几年前了。

考前,一篇时长3分钟的经济学人音频,我能学一个星期。

一、先听,做笔记,翻译。

可可英语的经济学人英语音频用1.5倍速播放,做笔记,翻译,录下自己的翻译。调整语流、语音、语速,用演讲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我要让考官从考试录音中感受到我是用心钻研过的。我比别人多的那几分不是天赋,是我挤出来时间努力克服和修正过的。要做“有心人”,不亵渎考官智商(满口胡说跑火车)。不辜负自己的付出(太紧张影响发挥)。

翻译的语音语速语流解决后,可以用同一篇材料的复述练习来提高口语水平。虽然听了也翻译过了,但我一般第一次复述能够用上原文中一半儿的好的表达就不错了。仍然要录音,假设自己是演讲人,修正小细节。这些练习基本都是下班后半小时内完成。前提是没有加班的同事。回家想录音,原文都听不完,孩子就开始问我在干嘛,为什么不理她。有时候好几天都没机会练。

口头练习全部完成后,用任何可以利用的碎片时间仿写或者背诵好的表达。我有时就是在准备销毁的废纸的空白处写一句来强化记忆,然后立马进碎纸机。至于微博很多名师要求的海量听力练习,都是在给孩子刷牙洗澡梳头的时候赶紧打开手机或者pad里事先下载好的音频视频,尽量用心听,记表达。我给孩子规定,妈妈听英语的时候有话说要举手。如果要喝水或者上厕所可以直接说或者自己去。孩子一般坚持不到两分钟就开始发问。

孩子也知道妈妈在为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殚精竭虑,做最大努力。希望妈妈负重前行的样子她可以记在心上,未来走好她自己的路。写经验贴本来还想到了很多感动自己的事情,但是我觉得这些个人思想活动,别感动了自己,连累了观众,几千字碎碎念大家看到这里着实不易。感谢已经不年轻,却还在努力的自己。

(亭宝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