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翻译该怎么办(上):批判的精神

微信关注:田间小站

作者:BrotherFive@新浪微博

这篇东西一直不敢去写,没把称为文章,是因为这是我心里想说的话,而并非是一种体系。写点东西也是受到文冤阁大学士《英文系怎么办》的启发而写。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用一种丧心病狂的方法把所有能得罪的人都杀死,让你再也不想看下去,既得利益者慎入。

我和大学士年纪相仿,基本经历相似,只是他在南方读书,我在北方读书,他一直钻研英文本身,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令人称赞,后拜在陆老神仙门下研习词典编纂,实在令我敬佩的五体投地。

但是我却走了一条令人看上去不太一样的路,走过翻译的路,一直从事于实践工作,然后从翻译中研究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对西方国际关系文献的翻译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只可惜我这种看似高(chou)大(sha)上(bi)的东西,让别人看来就是so what?但是人就是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和理想,在一条看似less traveled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和各种行业、和世间也越走越远。

在同辈人中,我是个落后的典型,基本没有任何圈子知道我,除了干了一点培训。每次全国有啥翻译会议的时候肯定找不了我,因为我是研究政治学的;每次政治学有会议的时候也不找我,因为我是研究翻译的,所以“翻译与政治”就这样地被边缘化了。

提到这个概念,没有多少人知道,是因为即使赛义德在世,他也会认为你是搞非文学的,而“东方学”却只适用于文学研究,就连一帮搞后殖民研究的也把自己归在了文学研究中,非文学中的因素全部忽略了,我在其中苦苦地呐喊,所有人都劝我要be practical。

学翻译该怎么办(上):批判的精神 两会美女翻译

就如当年我拜在梅仁毅先生门下,他认为,搞个美国政府研究,或是美国社会问题研究也不至于走到今天这一步。在国际问题研究所,我是边缘的,在东亚学系,我更是边缘,还好美国各研究机构都有一个interdisciplinary center,我就姑且把自己归在这类当中吧。

有人说,你这都是什么扯闲篇的东西,和翻译有点关系吗?必须有关系,因为我是真正搞翻译研究的,有人说你发过文章吗?没有,因为谁都不让我发,我找Foreign Affairs,他们说你这是语言问题;我找《中国翻译》,他们说自己早已经被几个学霸给占领了,要不就是自己的编辑霸占了。记得前一阵有个中国的学者统计,中国英语系的教师要在北大核心上发一篇文章平均要等大约253年,僧多粥少,又要教学,又要评职称,这就很扯淡了。所以教学搞不好,这其中有大的原因。

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看,英文系的女老师太多,女博士毕业后到大学,一周8小时课,其余时间里,由于年纪要立即结婚,生子,持家,有些可能还要负担房贷、车贷等,所以既无心思教学,也无心思研究,到头来就是中年妇女了,混到退休前弄个副教授,人五人六地弄个高级职称退休,称心如意,“女子无才便是德”。

我擦!既然无才,何必耽误我们一帮学英语的,甚至是学翻译的?男老师,我就更不提了,房贷压身,解决个户口,还得和学校签多少年合同,若离开,连户口都没有,房就别提了,更别提买车,北上广买车是要特权的,那就摇号。

扯远了,为什么呢?学好语言,甚至学好翻译,重要的指标在于几点。

第一是教师,刚才我在论述教师的过程中,已经用几近灭绝的方式把他们都毁了,所以再指望他们,估计这是一件难事。有人说,那怎么就指望培训吧,我擦!这更是惨绝人寰的论述!你见过多少培训学校有搞翻译培训的?

分两类来说,综合型的培训学校,翻译师资可能不错,但是大多是包装宣传所用,上课放个录音,放个自己做翻译的宣传片,学生一片惊呼,然后迷倒众生,钱挣着了,上完课回去你自己还得慢慢练去!

专业型培训翻译学校,几乎不存在,一般都是寄生在翻译公司之上的,自己公司的译员可以做翻译,还可以教员,一举两得,在廉价的劳动力当中寻找更加廉价的劳动力,人生终将辉煌——这是那翻译公司的老板。然后给你的许诺是考过某某证,或是报了某某班就能在这个公司立足了,或在行业立足了。其实,基本培训学校走的这个模式。

好了,基本批判了所有的模式,哦!还有一个忘了说,MTI,不是MIT,那是麻省理工学院,这个专业有点狗血,搞了有几年了,帮助不少不是英语专业的,或是英语专业学的不怎么的样的学子圆了一个几乎和翻译有关的梦,毕竟翻译听上去要比英语稍稍强一点,所以考这个专业的学生现在是趋之若鹜,毕业之后的现状非常堪忧,做了和翻译有关工作的人少之又少。

这就像是个怪胎一般,没有扎实的英语的基础,没看过什么原著,没有工作实践的经验,而靠学校教育就能教成翻译,要是这样的话,翻译的社会价值早就没有了。要是能靠两年制的学习就能圆你一个翻译梦,那蓝翔技校一定是中国最强的。

这个专业确实和法律专业确实不一样,法硕不用接触那么多外国文化和精神,零基础也是可以学,当然没有说法律专业的门槛低,最低的是我学的政治学,从楼下修车的大爷到政治局领导都可以谈中美关系,连张将军都可以,你们也可以!但是和英文有关的翻译真的不是培养出来的。

还有一种出国的模式。先说欧洲,一年制的硕士(10个月),刚去开学就等着毕业,还臭不要脸说自己的硕士,说出来不怕有种吃屎的感觉,学到啥了只有自己知道,还没有把欧洲转一圈就该回来了。

再说美国,有几个学校是学翻译的,太搞笑了,美国大学的英文系只有研究翻译理论的,而且不太主流,英文系研究文学和语言学的较多,而且定量研究占主导地位,中国搞得那一套citation确实不太得到承认。

教授翻译实践的学校很少,即使是教翻译实践的,也是一帮大陆人、香港人或是台湾人,总之吧,中国人居多,想象外国人能用流利的中文来教你汉译英,基本是做梦,就以你的水平,你也学不下去,天天paper,quiz,essay,middle,final,不知道多少孩子在学期末都是在图书馆扎帐篷不回家的。

所以,真想学点东西,上欧洲上美国弄个英语专业的博士,扎实扎实学个七八年,那时不做翻译,你也得道成仙了。有人说,武哥,这不就耽误时间了?对啊,英文这个东西就是耽误时间,翻译这个东西更是耽误时间,可不是娱乐节目让你开心的。这也就是中国硕士和博士的悲哀了,包括我在内,其实真不太知道什么是学习,还谈什么科研,论文无非是抄抄而已,翻译翻译国外文献的,那算是高档的——我们只是知网的搬运工!

写到这里,基本写不下去了,因为确实都是吐槽,把所有的途径都堵死了,而且我们清楚地知道,社会对翻译的需求量不是那么大,英语系的孩子都想当翻译。说到底,要是把中国大学三分之二的英文系都砍掉,英文系的翻译水平就能提高很多。再说一句,要是都学会了,搞培训的、高校的英语系也都关门了。

好吧,上篇就先写到这里吧。实写了很久,因为要作全方位立体式的批判,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好在我在各种体制里都混过,所以看得还算全面。按照论文的写法,这部分是literature review,只是热个场,重点在后面,因为论文都有创新点,我还签了原创性声明,遗憾的是没有citation和quotatio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