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丨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的翻译影响

趣学英语,微信关注【田间小站】公众号

本文作者简介:林佩璇(1972—),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

林纾的翻译成就不仅在近代中国翻译界首屈一指,在中国翻译史中也很难有人能够企及。林纾的翻译行为与思想也给中国翻译界及中国社会文化界、语言界带来不小的震撼。

笔者认为林纾的翻译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翻译领域,也不仅仅对某个个体产生影响,而是影响了一代人,其影响力甚至扩大到社会文化和语言层面。对于林纾翻译影响的评论经过一个世纪的冲刷和过滤,渐渐浮现恒定的声音。虽然20世纪初,一些研究者也曾抨击他译作中的瑕疵和负面影响,刘半农在《复王敬轩书》中对林纾翻译批评有二,首先是,原稿选择得不精,往往把外国极没有价值的著作也译了出来;其二是谬误太多,删的删,改的改,“精神全失,面目全非”。郑振铎在肯定林纾翻译外国小说所付出的艰辛以及给中国文坛带来贡献的同时,对林纾“任意删节原文”仍然保留有看法,认为“这一点不见得好”。可以说林纾翻译的影响大部分是积极的,应该予以肯定。下文将从翻译、文学、语言、文化等领域归纳总结林纾的影响。

翻译研究丨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的翻译影响

一、林纾及其翻译在翻译领域的影响

林纾对于译界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他开启了一种新的文体翻译类型,因为在林纾翻译外国小说之前,中国翻译史上未有小说翻译的先例。

回首一个世纪来的林纾翻译批评研究,20世纪上半叶,贬斥的声音多于褒扬的声音,译界对林纾译文过程中产生的“讹”误之处耿耿于怀,将之看做林纾翻译最大的缺点。除了少数客观中肯的评判,林纾翻译行为常被视为异物、被否定。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多元化翻译类型的出现,对林纾翻译的否定之声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客观的公允的评价。研究者借用目的论、选择论等现代翻译理论重新审视林纾翻译行为,将它作为一种翻译现象来看待,不多做正误评判,更多从欣赏的角度做客观的分析。这一重大的研究转向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近半个世纪来翻译界新观点的影响。换言之,是翻译界对不同翻译形式的接受度越来越高,编译、摘译、节译等形式成为可以接受的翻译方式。反过来也让我们看到林纾翻译为中国译界以及中国文化视野的拓展做出的另一大贡献,即它为中国译界提供了翻译方法的新视角,也证明这种新型的翻译方式所创造的翻译成果是可以接受的。

二、林纾及其翻译在文学领域的影响

林纾翻译的作品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影响了普通读者、中国近代文学界的名人,也为中国文学世界注入了新的血液。因而林纾在文学领域的影响不容忽视。

寒光着眼于林纾翻译促进中国与世界文学接轨来谈它的影响,他说“林氏一本出,而中国与世界文学又生一度之接触;而且于中国文学影响颇大”。林纾翻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体现在不同层面,正如任访秋所说,“五四时代的作家们,多半在早年都有过一个耽读林译小说的时期”。钱锺书也撰文说明林纾翻译对他的影响,“我这一次发现自己宁可读林纾的译文,不乐意读哈葛德的原文。理由很简单,林纾的中文文笔比哈葛德的英文文笔高明得多”。除了钱锺书外,中国台湾学者陈敬之于1971年发表《林纾》一文,列举几位受林纾翻译影响的作家,他说“由于林译的古朴沉雄,逼似史汉,哀感顽艳,沁人心脾,故早在清末民初,即已形成一种文派,而为一般爱好者所崇尚。他们不但翻译小说,仿林译的笔调;甚至创作小说,也仿林译的笔调。例如周作人所翻译的《域外小说》,苏曼殊所创作的《断鸿零雁记》,即皆为林译风貌所支配,其他更无论矣”。林纾的翻译还提高了小说这种文本类型的社会地位,正如任访秋所说:“开拓了中国从事文学者的眼界,纠正了几百年来封建文人轻视小说戏曲的正统文学观”;寒光的评论起到了异曲同工的作用,他提及林纾翻译对小说体裁在中国的认可度上带来的影响时说,“林氏以古文名家而倾动公卿的资格,运用他的史、汉妙笔来做翻译文章,所以才大受欢迎,所以才引起上中级社会读外洋小说的兴趣,并且因此而抬高小说的价值和小说家的身价”。由此可见,林纾翻译对文学领域的影响不仅在于他译介了大量的外国小说本身给读者带来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对中国文学领域某一文类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典范和引导作用。

三、林纾及其翻译在语言领域的影响

林纾在翻译过程中经过不断思考和定夺最后选取了弹性较强的“古文”来翻译外国小说。钱锺书的《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到,“林纾译书所用文体是他心目中认为较通俗、较随便、富于弹性的文言。它虽然保留若干‘古文’成分,但比‘古文’自由得多;在词汇和句法上规矩不严密,收容量很宽大”。这种特殊语体的采用其实不是林纾顺手拈来的办法,而是经过一番思考摸索的,钱锺书提及林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时总结说:“我们看得出林纾在尝试,在摸索,在摇摆。他认识到,古文关于语言的戒律要是不放松,小说就翻译不成”。从这个角度上看,虽然林纾一直是捍卫古文的卫士,但林译小说中独特的古文变体文字,其实已向白话文方向转变。林译小说的普及从另一层面上看推进了古文向白话文转变的进程。

四、林纾及其翻译在社会文化领域的影响

钱锺书在《林纾的翻译》特别点明林纾翻译在中国近现代文坛上起到了“媒”的作用,这里的“媒”的作用从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林纾翻译在中西文化交流与传承中所扮演的积极角色陈敬之对林纾的翻译大加赞扬,“从林纾的翻译工作在当时所具有的影响和功绩而论,实在也是非常重大而深远且值得为之大书特书的”。此话的着眼点在于林纾翻译对中国社会文化的总体影响。中国近代文学史编写组的文章《近代小说翻译与林纾》认为林纾的翻译经常是迎合着时局而翻,编者特别提及林纾翻译《黑奴吁天录》所带来的社会效应,“这部译作在当时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中起了积极配合的作用。1907年留日学生组成的春柳社,还改编成剧本演出,更扩大了它的影响”。日本内田道夫《林琴南的文学评论》:林纾的翻译“在中国输入西欧文化的历史上,却具有重大意义”。可见林纾翻译对中国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得到海内外学者的关注,以上引述的话语甚至证明了林纾翻译的国际化影响。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翻译家研究(历代卷)》,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