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建国史话 | 麦迪逊总统与美英关系

詹姆斯·麦迪逊1808年当选美国总统,连任两届。第一届任期困难重重,要解决杰斐逊遗留下来的外交难题——跟英国日趋紧张的关系。他的第二届任期因为战争,更是如履薄冰。

詹姆斯·麦迪逊1809年3月4号在华盛顿特区宣誓就职。华盛顿的居民对新总统走马上任感到兴奋,但是美国人民对麦迪逊的领导能力并不确定。当时的法国驻美大使对麦迪逊评价很低。他曾说过,“麦迪逊是聪明人,但是很软弱。他从来都知道应该怎样做,但是不会采取行动。”

跟前三任美国总统一样,麦迪逊的内阁成员很少,只有一个国务卿和一个财政部长。麦迪逊决定让阿尔伯特·加勒廷留任财政部长,因为没有别人比他更熟悉美国的财政问题。出于政治原因,麦迪逊任命了一位参议员的兄弟罗伯特·史密斯担任国务卿。麦迪逊对史密斯的能力并不关心,因为他准备亲自打理美国的外交政策。

前总统杰斐逊任期内最棘手的外交问题是英法战争。英国和法国都拒绝承认美国的中立,都想方设法防止美国跟敌对方贸易,插手美国航运,英国海军有时还抓走美国水手。杰斐逊下令,禁止跟欧洲做生意,但没能制止美国遭遇的敌对行动。

麦迪逊当选总统时,英国和法国还在交战。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法案,取代贸易禁运。这项法案名叫《非交往法案》,法案禁止跟英国和法国的贸易,但是授权麦迪逊总统,一旦哪个国家停止干涉美国船运,就可以重开贸易。麦迪逊原本希望这一法案可以迫使英、法两国承认美国的中立,因为他既不想卷入战争,也不愿意放弃美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自主权。

麦迪逊就职一个月后,英国驻华盛顿大使戴维.厄斯金接到了英国政府的命令。他表示,英国政府让他全权处理英、美之间的分歧。厄斯金说,如果美国放弃《非交往法案》,英国就停止扣押美国的船只,但是他没有说明英国政府的附加条件:其中之一是,美国要继续对法国执行《非交往法案》;另外一个是,英国有权扣押违反规定跟法国做生意的美国船只。厄斯金称这些附加条件为“建议”,并没有强迫美国接受。

4月19号,麦迪逊总统宣布,英美两国达成协议。他表示,美国将恢复跟英国的贸易往来。协议的达成让美国人民欢欣鼓舞,从表面看,麦迪逊就职不到两个月,就解除了战争的威胁。按照协议,美国6月10号恢复了跟英国的贸易往来。数百艘商船驶离美国港口,跟英国的关系似乎恢复了正常。

美国跟英国达成协议,1809年6月10号恢复了两国间的贸易往来。麦迪逊总统决定夏天返回维吉尼亚州山区的家中避暑。

然而,他刚到家,就收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英国政府拒绝接受厄斯金跟美国达成的协议。英国报纸说,这份协议不符合英国政府的要求,厄斯金违背了自己的使命,已经被召回伦敦,由弗朗西斯.詹姆斯.杰克逊接替他的职务。

麦迪逊总统秋天返回华盛顿时,英国驻美新任大使弗朗西斯.詹姆斯.杰克逊已经上任一个月了。麦迪逊得知,美国国务卿史密斯跟杰克逊的会谈毫无进展,因此决定亲自出马。他想知道,英国到底为什么不肯接受协议。麦迪逊下令,双方停止谈判,一切联系都采取书信方式。

英国驻美大使弗朗西斯.詹姆斯.杰克逊在信中没有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他旁敲侧击地指责美国在谈判时耍滑头。麦迪逊最后决定停止一切联系,杰克逊随即离开华盛顿,返回英国。

英、法两国的贸易难题,并没有因此消失。1810年初,国会开始讨论一项新法。经过几个星期的辩论,国会参、众两院达成了妥协。新立法取消了针对英、法两国的《非交往法案》,允许美国跟任何国家通商,但同时授权总统,可以随时宣布禁止跟英国、或是法国的商业往来。这项法案经麦迪逊总统签字后生效。

美国跟英国的关系1810年间并没有出现改善。麦迪逊总统再次决定,从1811年3月开始,停止跟英国的一切贸易往来。不过,贸易并非两国间的唯一矛盾。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相信,英国帮助某些美国印第安原著民,跟美国做对。

随着美国向西部和北部的推进,政府跟各印第安部落达成协议,划分哪些是印第安人的领地,哪些是白人可以开垦定居的地方。但是,白人定居者经常违反协议的规定。当时的肖尼印第安人的酋长特库姆塞决定采取行动。他带头团结印第安各部落,帮助他们抵御白人。美国西部很多人都认为,加拿大的英国人是特库姆塞的后台,因此要求跟英国开战,彻底消灭印第安部落的势力。

此时,美国正赶上国会换届。新一届国会成员不愿妥协,主张通过战争,来捍卫美国的利益,因此被称为“战争鹰派”。新国会很快通过了多项议案,为战争做准备,其中一项议案扩大了陆军规模,增设两万五千名正规军和五万名志愿兵。

与此同时,美国国务卿也换了新人。麦迪逊总统一直对罗伯特.史密斯的工作不满意,而且也不信任他,不能肯定他是否会百分之百地支持政府提案。麦迪逊因此希望自己的好友、当时的维吉尼亚州州长詹姆斯.门罗出任国务卿,门罗欣然接受。

当时,因为关系紧张,美国没有向英国派驻使节。麦迪逊总统跟英国驻美大使杰克逊切断一切联系后,杰克逊返回伦敦,美国驻英使节平克尼也离开英国,打道回府。英、美两国逐渐走向战争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