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传槼:当你读英文时,你在读什么?
当你在读一篇英语故事时,你是为了故事还是为了英文而读?这个问题看起来有些傻,其实并非如此。因为我见到许多英语学习者注意故事多于注意英文。他们读了故事,欣赏它,并且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记得它。但是他们却不肯研究它里面的词和短语的用法。
当你在读一篇英语故事时,你是为了故事还是为了英文而读?这个问题看起来有些傻,其实并非如此。因为我见到许多英语学习者注意故事多于注意英文。他们读了故事,欣赏它,并且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记得它。但是他们却不肯研究它里面的词和短语的用法。
Overthinking is the biggest cause of unhappiness.
想太多是导致不幸的最大原因。
你们知道我上学那会儿,最喜欢做哪种英语题型吗?没错!就是选择题!但是每次遇到那种几个选项都长得差不多的题目,我都忍不住感慨:英国人的造词能力太差了吧!造个单词也太省力了吧!
经常有人好奇咱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是怎么学会英语的,也就是说他是如何在无人教授的情况下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的呢。这个想想起来很神奇,但是事实可能并非那么简单,下面就简单谈一谈。
朋友看了一本书觉得好,推荐给我。书是台湾版的,题日叫《夏先生的故事》,作者叫徐四金。我看见题目下面有“Die Geschichee Von Herrn Sommer”这样一行德文, 就说:“中国书为什么还要有一个德文名字?”
事实上,台湾对自己的“菜英文”一直报导不断,输韩国、大陆早就不是新闻。连面对日本有些英文优越感的岛内同胞,这几年也不再调侃日本人的英文了,因为彼此已经成了菜英文的难兄难弟。
近日,冯唐翻译泰戈尔《飞鸟集》事件喧嚣尘上,这本被网名称之为《飞diao集》的译本据说都已经引起了印度政府的不满,最终以该译本全线下架而暂告一段落。但是这却在文学界和翻译界掀起了风暴:究竟怎样才算是文学翻译?
二十年前要出版一本中国典籍英译的书籍不那么容易,因为中国典籍英译向来是个冷门的学科方向,却在近年来从事翻译者有之、从事评论者有之、从事理论研究者有之、从事教学实践者有之、从事文化交流者有之、显示国家软实力者有之,一时成为翻译界灼手可热的课题。
翻译研究在台湾起步稍晚。辅仁大学翻译学研究所于1988年正式招生,这也是台湾第一个以翻译为研究课题而正式成立的学术单位(其前身为翻译研究中心)。过去,通常只有各大学的外文系开授翻译课程,以协助学生学习外语,翻译被视为是一种语言辅助学习的工具,本身不具备一个科目的价值或存在的正当性。
学习一门语言,通常你最快学会的可能是脏话......所以你绝对知道英语里的“Fuck”,但是你知道它的正确使用方法吗?
Copyright © 2025 | Sitemap | 鄂ICP备2020020141号-3